chatgpt的预训练与生成过程
生成式预训练模式(GPT)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具有重要地位,它通过大量文本数据进行预训练,学习到一个通用的语言模型。然后通过微调,让模型适应特定任务。在这个过程中,GPT模型首先进行预训练,接着根据任务需求进行生成结果。以下是关于Chatbot GPT的详细说明。
(资料图片)
一、预训练过程:
1. 数据收集:从大量语料库中收集文本数据,如维基百科、网页、新闻、书籍等。
2. 数据预处理:清理并标注数据,如去除非文本字符、过滤敏感信息等。然后,将文本切分成句子,形成一个巨大的句子库。接着在句子库中按顺序抽取连续的句子,将它们连接成一个长文本序列。
3. Tokenization:将长文本序列切分成词汇单元(tokens)。这些tokens可以是单词、子词或者字符。GPT模型通常采用Byte Pair Encoding(BPE)或WordPiece等方法,将文本拆分成子词。
4. 构建输入序列:通过滑动窗口的方式,从长文本序列中抽取固定长度的输入序列。这些输入序列将作为模型训练时的输入。
5. Masked Language Model(MLM):在输入序列中,随机地选择若干个位置进行mask,然后让模型预测这些被mask的tokens。这一过程有助于模型学习到更丰富的上下文信息。
6. 模型训练:利用Transformer架构,输入序列经过多层自注意力(Self-Attention)机制和全连接层,最终输出每个位置上token的概率分布。在训练过程中,优化模型参数以最小化预测误差。
二、生成结果过程:
1. 微调:根据具体任务需求,将预训练好的GPT模型在特定任务的数据集上进行微调。这样,模型就可以从通用的语言知识迁移到特定领域知识。
2. 生成策略:给定一段输入文本,模型将生成接下来的文本。生成策略有不少种类,如贪婪搜索、集束搜索(Beam Search)以及采样(Sampling)等。这些策略都是为了在输出结果的多样性和质量之间取得平衡。
3. 文本生成:使用微调后的模型和生成策略,输入任务相关的文本,模型会生成接下来的文本序列。这个生成的文本序列就是模型的输出结果。
举个例子:
假设我们要训练一个对话机器人,它可以回答关于天气的问题。
预训练过程中,模型将学习大量的文本数据,理解语言结构、语法、一般知识等。然后,在生成结果过程中,我们可以通过提供一个与天气相关的问题(如:“明天纽约的天气如何?”)作为输入,模型将生成与问题相关的答案(如:“明天纽约的天气预计晴朗,温度在20-25摄氏度之间。”)。
当我们提供一个输入文本给微调过的Chatbot GPT时,例如:“明天纽约的天气如何?”模型会根据以下步骤生成文本输出:
1. Tokenization:将输入文本分解成子词tokens,如:["明天", "纽约", "的", "天气", "如何", "?"]
2. 添加特殊tokens:向输入序列中添加特殊tokens(如[BOS]表示开始,[EOS]表示结束),形成:["[BOS]", "明天", "纽约", "的", "天气", "如何", "?", "[EOS]"]
3. 输入嵌入:将tokens转换为向量表示,这些向量在预训练过程中已经学到了语义信息。
4. Transformer处理:将输入向量序列传递给Transformer模型,经过多层自注意力(Self-Attention)机制和全连接层,最终得到每个位置上token的概率分布。
5. 生成策略:根据生成策略(贪婪搜索、集束搜索或采样等),从概率分布中选择一个token作为当前位置的输出。例如,如果模型预测“晴朗”具有最高概率,那么它将成为输出序列的第一个词。
6. 自回归生成:将已生成的输出token添加到输入序列中,再次传递给模型。重复执行步骤4-5,直到满足停止条件(如达到最大输出长度或生成特殊结束符[EOS])。
7. 后处理:将生成的token序列转换回文本字符串形式,形成模型的最终输出。例如:“明天纽约的天气预计晴朗,温度在20-25摄氏度之间。”
在整个生成过程中,模型会考虑输入文本的语义信息、上下文关系以及生成策略来逐步生成输出文本。这使得Chatbot GPT能够生成通顺且与输入相关的回答。
收录于合集 #chatgpt
20个
上一篇 举例说明ChatGPT模型是怎么进行无监督学习的 下一篇 结合具体场景举例说明chatgpt预训练模型中Tokenization的原理
关键词: